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

如何做好筆記是有技巧的唷!!

不知道同學剛上完課,還能正確回想多少上課內容?或者剛看完書,還可以記得多少書中重點?相信同學都發生過下列的情形:抄了筆記,複習時卻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;或是考試時,全班都說老師有講過這題,卻只有自己不知道?如果你有上述的狀況,以下的筆記技巧就是你的救星。
做筆記好處多多
有人說做筆記已經落伍了,其實做筆記有很多好處,第一個就是讓你「保持專心」。抄筆記可以避免打瞌睡,也可以節省課後複習時間,因為自己寫的筆記自己最清楚。再來,書寫會用到大腦中的動作記憶區,親自寫過一次的東西比較容易記住。第三,做筆記可以幫助理解,因為它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。第四,做筆記可以促進思考,因為在做筆記的過程你會選擇什麼該記什麼不該記,這麼做可以節省未來複習的時間。第五,做筆記可以節省時間。演講的內容是講者幫你整理好的東西,用筆記把你要的東西記下來,這樣考前只要看筆記就可以節省很多複習的時間。第六,做筆記的過程你必須先進行閱讀再整理成筆記,這樣的分段閱讀可以幫助眼睛和大腦抒壓。所以做筆記好處多多!
如何有效做筆記
今天的重點主要有三個:課堂筆記、閱讀筆記和隨手筆記,尤其是課堂筆記,因為目前同學生活是以上課筆記為主。為什麼要做課堂筆記呢?研究指出,上課有記筆記,且在課後很快複習的學生,比那些只記了筆記,但不複習的學生學到更多 (Kiewra, 1989)。筆記能幫助你更進一步整合訊息,所以不要只是簡單瀏覽,還要主動思考筆記上的內容,把它們跟之前的內容結合在一起。這邊有個分析表可以幫助各位了解自己做筆記有什麼優缺點,但我想直接從實務講起。
筆記策略分析
該如何有效地做筆記呢?此處列出六點:第一就是要辨別資訊的重點,針對資料去蕪存菁。第二,決定哪些是相關的資訊,有些資料很重要但和你的目的不相關,如果要記下來就要知道目的是什麼。第三,建立一套自己適用的筆記方法,雖然可以參考別人好的部份,但有必要建立起適用於自己的筆記方法。第四,將資訊簡化為筆記和圖表,例如把抽象概念圖像化。第五,盡量用自己的話記筆記,如果只是一成不變地把老師的話抄下來那是沒有用的。第六,把資訊的來源出處一併記下,這對研究生格外重要,因為如果引用大量資料卻沒有註明出處可能會有抄襲之嫌。
課堂筆記
要如何做課堂筆記呢?首先,上課前要複習上一堂的筆記。通常上一堂課和這堂課的內容有邏輯上連續性,複習一下之前的內容會比較容易跟上這次的進度。再來是課前要把規定讀物讀完,有些科系上課會提到很多專有名詞,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就不好做筆記了。第三是帶足夠的工具去上課,例如筆記本、筆 (有的同學會用筆記型電腦,這對人文學院的同學或許還適用,但理工科同學就比較不適用,因為多數時間老師是畫圖或寫公式在黑板上,所以使用筆電做筆記時要依科目屬性考慮方便性。)、講義、課程大綱 (可以幫助你了解上下兩堂課的關連性)。第四是要早點進教室,選好位置。相信開學到現在同學已經有自己喜好的位置了,但是坐哪裡比較好呢?根據資料指出,請儘量坐前排偏中的位置。坐正中間有時會被習慣站中間的老師擋到黑板;另外也可以坐後排兩側的位置,因為根據統計,愛講話的同學通常坐在後排中間的位置,坐兩側比較不會被打擾,也比較看得到黑板上的字。第五,要記下做筆記的日期、上課堂次以及頁碼 (非常重要!)。有的同學是用分散的紙張做筆記,標明這些註記可以免除日後整理上的麻煩。
再來進入上課中。首先要仔細聽講,並且記下重要及次要的內容,通常次要內容是重要內容的補充,記下來有助於理解。第二,要把主要及次要的概念及內容精簡成短句,除非你有辦法像法院的速記員一樣快,否則不要原封不動地抄下老師講的內容 (因為根本抄不完)。第三,以慣用標號法來分別層級,例如第一層用“一”,第二層用“(一)”,或是用星星、圈圈等符號都可以,重點就是固定使用一組系統後不要跳來跳去。第四,活用符號、縮寫和簡稱以精簡文字,加速筆記。第五、當老師講另一個主題時,在筆記上空二行間距或是畫一條分隔線,再繼續記,之後較容易回顧。第六,善用多種顏色的筆。建議使用 2-3 色即可,顏色越多就越花時間想要用什麼顏色才好,老師講的東西就漏掉了。
下課後不要急著離開,先留下來找其他有做筆記的同學把剛剛漏抄的部份補上。接著要把課上或書中不懂的地方標記出來,善用「自問自答法」整理筆記:先針對今天的內容給自己出題,再回到上課筆記尋找答案,並在重要關鍵字或句子上劃線,讀關鍵字,確認它們可以幫你回想筆記內容,最後蓋上筆記,回答問題。如果你有辦法這樣找出答案,代表這門課應該是沒問題了。第三,要儘可能將課堂內容圖示化,以顯示內容間的組織關係,因為整合內容時,圖像更能凸顯內容彼此間的關連性。

筆記技巧

課堂筆記常見的問題
課堂筆記常見的問題同學做筆記常會遇到一些問題,例如:「字好醜,筆記需不需要重抄?」一般而言是不需要,因為你要留下當時的臨場感,重抄只是複誦,而不需思考,所以應該把時間花在組織問題及回答問題上。臨場感蠻重要的,有時你會在筆記上把某些概念用特別大的字或符號標示出來,這些都可以幫助你在期末的時候回想當時上課的狀況。
另一個問題是:「課本上要不要做筆記?」一般來說是不要,因為大多數老師上課內容不會按照課本進行,如果照課本格式做筆記,可能會忽略一些課堂上的重點。但是文學課的討論特別強調書上資料,在課本上做筆記就會很有幫助。
第三個問題是:「上課內容要不要錄音?」一般來說不需要,因為重聽一次很花時間,不如把時間用來整理資料;但若是外語課,或是很難跟上上課進度,才考慮將上課內容錄音下來。
第四個問題是:「聽不太懂時,是否應該專心聽講而放棄抄筆記?」當然不是,應該繼續做筆記,漏掉的地方空下來打個「?」記號,之後再問其他同學或老師就可以了。
第五個問題是:「老師上課太快來不及記怎麼辦?」根據統計,一般人說話的平均速度為一分鐘 125-140 個字,而筆記的平均速度為一分鐘 25 個字,兩者的落差很大,所以請放棄逐字筆記,而採改寫或縮寫的方式,並在筆記中預留一些空間,課後再將遺漏的地方補齊。這就是留白的藝術。如果一開始就寫的很滿,之後要補充就沒有地方寫了。
第六個問題是:「老師在不同的主題間跳來跳去怎麼辦?」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先讀課本,了解整個課程的架構,課後再自己整理筆記,並與其他同學分享、比較筆記,確定沒有遺漏或錯誤。
第七個問題是:「筆記過程中碰到不會寫或不懂的專有名詞怎麼辦?」可以先用注音或拼音方式記下,等整理筆記時,再補上正確的寫法。
課堂筆記的進階實務技巧
互相觀摩:借看一下你的筆記吧!接下來要講一些進階實務技巧。首先可以先預測教授的分類習慣,例如老師現在談正方,待會可能就會講反方,所以你可以事先編排筆記的寫法。其次要與教授的速度落差在三句之內,這牽涉到你聽的速度和寫的速度,如果落差在三句之外可能就完全聽不到教授剛剛講了什麼。只要落差在三句之內,即使來不及抄,也還能聽到教授所講的話,然後可以用克漏字或符號的方式速記下來;當老師開始講例子時,你就知道這是屬於比較次要的重點,這時可以回去看一下剛才抄的筆記,在心中迅速覆誦和理解重點。另外,要聽出教授的弦外之音,當教授有語氣上的暫停、重複某字句或觀念、花時間詳細解釋、在黑板上寫下來或是游標停留在 PPT 某處時,你就知道這是重點所在。
在此提醒各位,筆記的量與老師的上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,當老師站在講台前授課或是在黑板上抄寫時,通常會記很多筆記。但當老師採取互動式上課方式、和同學進行討論時,大多數同學則會停止記筆記,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,許多重要訊息也會出現在討論中。無論老師授課方式為何,同學都要設法掌握課堂討論中的重要訊息。
再來講講有板書和沒有板書的課。上板書完美的課,同學除了高興地抄板書之外,還要留意教授沒寫在黑板上的解釋或舉例。最常見的是板書隨意的課,就是老師想到什麼講什麼,講到什麼寫什麼,在這種情況下得要自己判斷什麼該記什麼不用記。雖然難度比較高,但也可以訓練自己邊寫筆記邊思考的能力。再來就是疾寫板書的課,這種課要想辦法跟上速度,用速記法把重點記下,需要高度專注力。這時要發揮同儕的力量,可以和同學組成筆記小組,課後進行討論。以上是有板書的課的筆記方式。
沒板書的課也很常見,例如投影片課。如果老師有事先提供 PPT,可以事先印出講義,上課再將補充內容直接寫在上面。若是事後才提供,筆記方法和事先提供的課雷同,只是筆記要標上投影片頁碼,事後才好找相對應的地方。如果老師不提供 PPT,做筆記要以大綱為主,來不及就跳過,不要為了筆記而誤了聽課。還有一種課是影片觀賞課,這種課必然是以觀賞為主,因為老師通常會要求課後寫心得報告,所以只要記下重要對話和段落提醒自己即可。演講課和影片課差不多,都是以心得為主,所以只要專心在演講內容上,遇到不懂的字,先記下來,結束再去查或是問講者即可。討論課的重點在聆聽與回應,可以記下印象深刻或特別的論點,以及自己的想法,也可記下同學的名字,事後再向他進一步詢問或討論。有時討論的過程老師會和同學有些互動,這些也可以記下來。
閱讀筆記—SQ3R
談完課堂筆記,接下來看閱讀筆記。首先,閱讀和上課有什麼不同呢?上課的學習步調是由老師控制的,但閱讀時你可以自行控制接收訊息的速度,所以做閱讀筆記時要依不同學習目的將筆記分門別類,並且要知道自己做這份筆記的用意何在。
做閱讀筆記有個叫 SQ3R 的方法。第一,拿到一本書先快速瀏覽一次文章,注意結構和內容。先看目錄和 introduction 的部份可以讓你快速了解該書的中心思想和寫作原因,再來是看最後的結論。以上只是觀察 (Survey) ,還沒進入做筆記的階段。第二是提問 (Question) ,就是問自己「這本書的重點是什麼?」「是否有我所需的資訊 (relevant、suitable)?」「資訊內容是否夠新 (current、creative)?」「對此主題,我已知的有多少?」第三個步驟是閱讀 (Read) ,先不要做筆記,把重點或相關資訊抓出來,最好讀兩次以免遺漏重點。第四個步驟是重讀 (Recall/Recite) ,到了這個步驟才開始做筆記。你要回頭重讀之前做記號的部份,邊讀邊做筆記,包括重點、事證、正反方意見,也要順便記下有關的書目資料 (這點很重要,如果沒有記下來,看了很多書之後就會不記得這筆資料到底出自何處,而且沒有註明出處也會有抄襲的疑義)。最後一個步驟是重整 (Review) ,你要重複 1-3 步驟,檢查是否有遺漏,並在這個步驟寫下心得、想法、或問題,有必要的話,記下要如何使用這些資料,例如該文章可以用在報告中就可以做記號把它標示出來,或者可以同時用在兩個科目,就在旁邊標上 A 科和 B 科。
SQ3R
但是 SQ3R 也有些不適用的地方,例如理工類課程,這種課最重要的是老師講解的例子,考試考的也是解題技巧,所以不適用此閱讀方法。初階語文課程內容多文法和生字,不必 survey 等技巧,直接背起來就可以了,所以也不適用 SQ3R。最後,文學課也不適合用 SQ3R 做筆記,因為文本或小說有情緒的連貫,需要從第一章看到最後一章來掌握“whole picture”,重點不只在前言和結論。寫筆記不見效常是因為只寫不回顧,所以要分析自己記筆記的經驗,找出優缺點,也可以和同學交換筆記,互相比較一下。若課堂上沒有時間彙整,回家要對筆記做編輯和整理,分析老師上課時呈現重要訊息的線索。多多練習,做筆記就和寫文章一樣,熟能生巧。
隨手筆記
最後,隨手筆記就是隨手將有趣的資料記下來,事後再加入筆記中,這時便利貼就很方便,你可以隨手用便利貼記下來,事後再貼在筆記上。要記得記下聽到的時間和資料來源,因為隨手筆記比課堂筆記更容易忘記來源。要定期整理,納入適當的地方,不然你的包包可能會有一大堆便利貼,卻不知道它們是從哪裡來的。隨身攜帶筆記本,空堂的時間就可以翻閱整理,也就不用特別空出一個時間來整理筆記。以上就是隨手筆記的部份。
筆記寫壞了怎麼辦?
最後筆記還是寫壞了怎麼辦?可以用不同顏色畫「方塊」,將不同段落的資料框起來做區隔,或用尺在同一頁上的不同段落之間畫線,或將零散的資料圈起來,利用顏色編碼,將未分類的資料連結起來。所以同學可以發現,筆記做壞了的時候就是利用色筆的好時機,色筆可以幫助有效的歸納和分類;如果你平時做筆記就用了很多顏色,這時候就麻煩了,所以色筆應該在這時候才出現。
如果筆記還是整理不出來怎麼辦?那就借同學的筆記吧。請記得有借有還,再借不難。還要早借早還,免得別人考試要用。保持筆記原貌也很重要,如果同學用的是活頁紙,記得歸還時要保持原來順序;看到同學寫錯或寫不好的部份不要擅自更改,請保持內容原貌,這是一種尊重。未經同意,更不要擅自將筆記轉借出去。最後,請平時就保持良好同學情誼,不要到了期末才要請人家喝飲料拜託人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