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30日 星期四

挑重慶簽署 當年國共和談歷史重演?


記者蘇永耀/特稿
買屋


第五次江陳會簽署ECFA,選了中國重慶這個國民政府時期的「陪都」為地點,引發諸多議論。不僅因為這城市與當年國共鬥爭脫不了干係,也等於符合北京認為兩岸尚未統一的政治定位;更重要的是,當年國共重慶和談簽下協定,不到一年即成廢紙。

這樣的歷史背景簽ECFA,加上過去國共和談國民黨從未占過上風,北京對協議的處理態度,實在令人「毛毛的」。

細讀ECFA的文本,像「逐步減少或消除彼此間的貿易和投資障礙」、「實質多數貨品貿易要逐步減少或消除關稅」等,即是「貿易正常化」代名詞。明明很關鍵,字眼刻意模糊,無異是給了北京更多的操作空間。

表面上第一波的早收清單台灣在數量及金額上優於中國,但這只是「頭班車」,最後台灣仍得全面開放。因此,早收清單更像買屋「頭期款」,前面幾期看似還款輕鬆,等到後面本金與利息要一起攤還時,便知負擔沉重。

中國在日前的預備性磋商後記者會也挑明講,ECFA是「不平衡的協議」。

所以,啟動ECFA後,也等於宣告將被鎖進一中市場的「貿易正常化」期程。這到底有多長?台灣現有二一九四項還未開放中國進口的農工產品,要如何分期開放?等於成為中國的談判籌碼。

若台灣不聽從擺布,拒絕中國先經後政的統戰布局,北京便據此懲罰,讓這些貨品依世貿組織的規範叩關。

中國談判代表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在日前的記者會被問到,是否會「拿回」所謂的讓利?僅回答「大家都一家人,不存在這個問題」。其實,「一家人」的論調,說穿了便是「一個中國」的另一種說法;背後一切都是基於政治盤算。

去年中國為慶祝建政六十年所拍攝的「建國大業」影片,一開始便是國共重慶和談,蔣毛兩人舉杯祝賀的畫面。ECFA這次選在重慶簽署,政治象徵意味濃厚,在國際上更有強化一中的目的。為了極少數經濟利益,國民黨不僅重蹈失敗,更把整個台灣拿去賠付了。

文章來源: 自由

文章轉載: http://house.iphone-seo.info/news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